蝕刻工藝涉及哪些工藝流程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2-13 瀏覽量:2700
蝕刻涉及的十道工藝流程:
1、工程制圖。
2、原材料準備。
3、前處理。通過對材質表面的油污、灰塵、污垢及氧化膜噴油進行清除。清洗工藝是保障后續(xù)薄膜或絲印油墨對金屬表面有良好附著力的關鍵。
4、壓合(貼膜)。按要求雙面涂布感光膠,在應用感光層時,產品圖形所需的蝕刻處理時間可以考慮更厚或者更薄的膠層,覆蓋性能好,金屬蝕刻產生的圖案清晰度更高。
5、曝光。通過光掩膜紫外線曝光轉移成像。
6、顯影。曝光后對圖案進行固化,暴露出腐蝕部分,并清除產品不需要的感光膠層。
7、干燥。清除感光膠使金屬表面清潔,無黏連、雜質等。
8、蝕刻。通過蝕刻液對金屬進行腐蝕,其過程涉及溶液的濃度、溫度、壓力、速度等參數(shù)。
9、剝離(脫落作業(yè))。蝕刻后殘留的感光膠層采用酸堿中和法進行膨化,利用清水和超聲波清洗多余的感光膠層。
10、檢查包裝、出庫。標準化的包裝,對每個產品放入相應的包裝箱中,登記相應的明細。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您,產品咨詢可聯(lián)系我們(電話0572-6291199 或網(wǎng)站http://www.ty3227.com/)